
本文最后更新于 天前,文中部分描述可能已经过时。
准备
- 一张SD卡(这里我使用的是SanDisk Extreme 128G)
- 一台正常工作的电脑(什么操作系统都可以)
- 一台树莓派4B
系统烧录
系统镜像下载
在树莓派官网操作系统镜像下载页面我们可以但到大致这三个镜像分类
Raspberry Pi OS
Raspberry Pi OS兼容所有版本树莓派的操作系统,可分为三种:
- Raspberry Pi OS with desktop and recommended software
- Raspberry Pi OS with desktop
- Raspberry Pi OS Lite
三类镜像体积由大变小,依次是桌面版(拥有自己推荐的拓展软件)、桌面版(不带推荐的拓展软件)和最后种精简版本(默认无桌面环境)
这里由于我的SD卡空间足够大所以我所使用的是Raspberry Pi OS with desktop and recommended software
。
个人比较推荐Raspberry Pi OS with desktop and recommended software
,因为内置了很多语言的环境及其开发环境,比如BlueJ Java IDE、Scratch3、Sonic Pi等等。
如果SD卡空间实在太小的选择Raspberry Pi OS with desktop
就好。
Raspberry Pi Desktop
Debian Buster with Raspberry Pi Desktop一个基于Debian 10的树莓派桌面环境的操作系统兼容PC和Mac。
Third-party software
第三方实用类系统如下,由于本文篇幅所限不具体介绍下列操作系统(感兴趣可自行查阅):
LibreElec 轻量级Linux发行版,为嵌入式设备构建多媒体服务平台而设计。
Ubuntu Desktop 基于Debian Linux 的桌面操作系统。
Ubuntu Server 可以理解为Ubuntu Desktop去桌面版本专用于服务器
Ubuntu Core Ubuntu物联网版本
RetroPie 一个开源的游戏机模拟器
TLXOS ThinLinX’s Debian-based瘦身客户端
系统镜像烧录工具下载
系统镜像文件下载完成后一般为.tar.gz
格式的文件,如果想验证文件完整性的话可以将下载后的文件与官网的md5值进行对比。
在这里烧录镜像软件我们选择Raspberry官网提供的Raspberry Pi Imager。
Raspberry Pi Imager支持Windows/Linux/Mac,在下载页面下载相应系统的安装包就好。
安装完成后打开软件。
- 选择
CHOOSE OS
选择操作系统(当然Raspberry Pi Imager支持在线下载操作系统功能,需要科学上网) - 找到
Erase
(如果是新的SD卡可以直接忽略到下一步) - 找到
Use custom
选择自己下载的操作镜像(.tar.gz
和.img
的文件都可以) - 选择
CHOOSE SD CARD
选择要烧录的SD卡 - 选择
WRITE
开始对SD卡进行烧录
烧录过后就可以弹出SD卡了(由于Windows不支持ext文件系统,可能烧录过后会提示SD卡格式错误需要格式化不必理会)
config.txt配置
理论在烧录之后可以直接将SD卡插入树莓派,但是使用过程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连接显示器黑屏情况。
所以为了解决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下面介绍config.txt
的一些配置。
由于树莓派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BIOS, 所以现在各种系统配置参数通常被存在”config.txt”这个文本文件中,树莓派的config.txt文件会在ARM内核初始化之前被GPU读取。这个文件存在引导分区上的,对于Linux, 路径通常是/boot/config.txt, 如果是Windows (或者OS X) 它会被识别为SD卡中可访问部分的一个普通文件。将树莓派SD卡通过读卡器接到电脑上,就可以修改这个文件。
视频/显示
HDMI 安全模式
在config.txt
设置hdmi_safe=1
等同于如下设置
1 | hdmi_force_hotplug=1 |
启用这个设置是为了解决在某些显示器无法显示的问题(别误以为连接显示器黑屏就以系统刷入失败)
参数介绍
hdmi_force_hotplug=1
强制使用HDMI模式
hdmi_ignore_edid=0xa5000080
忽略显示器标识数据
config_hdmi_boost=4
强度为4的信号增强(大小一般为0-11)
hd|mi_group=2
DMT显示模式适用于计算机显示器
hdmi_mode=4
640x480@60Hz显示模式
disable_overscan=0
保留黑边
hdmi_group
和hdmi_mode
常见配置
由于参数过多本文仅列出部分显示参数,详细参数见官网说明
DMT模式(hdmi_group=2)
hdmi_mode | 分辨率 | 频率 | 显示比例 | 备注 |
---|---|---|---|---|
82 | 1920x1080 | 60Hz | 16:9 | 1080p |
85 | 1280x720 | 60Hz | 16:9 | 720p |
超频
CPU超频频率配置 arm_freq=1500
详细配置见官网说明
其他
鼠标移动延迟问题
在/boot/cmdline.txt
文件文本后追加usbhid.mousepoll=0
评论